2021年即将结束,年关将近,养殖人到了该收获的季节了,养殖人养殖的牲畜家禽鱼,都想在年关卖个好价钱,过个好年,然而实际养殖人是喜忧参半,民众消费力对比往年有所下降,但养殖人对未来期望满满,这个期望里同时充满迷茫,2022年养殖业的猪牛羊,鸡鸭鱼等又会是什么样的行情?市场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养殖人该如何规避风险,合理做好养殖布局,在激烈的竞争中绝处逢生呢?是摆在所有养殖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和未知数,下面阿甘来和大家梳理下2021年各养殖项目的行情动态,以及养殖业悄然发生了什么样的规律,给大家参考交流,希望能给养殖朋友一些启发和帮助,喜欢的记得给阿甘点个关注,后续会不断和大家分享行业发展新思路,新规律,一起做好农业养殖。

2021年养猪领域有哪些变化?从2021年春节过后,猪价是一路走低,但养猪人还没有意识到风险的来临,不少养猪人一方面仍扩大规模,一方面不断期待行情发生改变,官方数据的发布,警示提醒,但似乎难以叫醒被2020年高利润冲昏头脑的养猪人,正因为非瘟严重影响产能之后,2020年生猪规模呈现爆发性增长,全国各地野蛮式发展,资本大量注入,政策性引导失衡,有关生猪的相关行业和领域,围绕生猪加码押注,养猪人忽略生猪生长周期性,导致2021年生猪由于产能开始过剩,价格回落至近几年最低水平,让不少养猪户倾家荡产,债台高筑,出局、破产、打工还债等等,短短半年时间,不少养猪人回到“解放前”,从开始的养猪,人人羡慕到后期的养猪,人人避尔不及,这里面最苦的就是养猪户,其它各个环节都可以旱涝保收,唯独养猪人承担所有亏损。
如今继续养猪的朋友,要么是老养猪人,要么回吐2020年利润得以存活的养猪人,这里所说的是代表所有中小养猪户,散养猪户,而中大型猪企,上市猪企在猪价下跌中也难逃,重新洗牌了,行情无法控制,但风险可以预估,及时规避,恰恰是过度的贪婪和盲目过高期望,导致养猪人和企业陷入泥潭或者出局。目前12月份猪价虽回升不少,但依然没有走出寒冬,产能仍保持较高水平,利润因饲料成本居高,让养猪人利润微薄,养猪人要继续在养猪里分得一杯羹,几个发展建议要考虑,首先是猪场活下去是根本,不放弃,不盲目扩张,保证稳固的现金流,转型升级猪场,减少人工成本,饲料成本,其次是非瘟等疾病防控措施形成常态化机制,提升母猪繁殖效率,优化猪群结构,差异化猪品种选择,逐步转向生态健康化养殖,打造独有生猪品牌,建立独立的市场份额。也许做起来难,但要生存,痛也是暂时的。

2021的养牛又发生哪些变化呢?生猪垫定我国肉类消费的主导地位,牛肉紧跟其后,养猪发生变化,直接影响着养牛业的发展,受2020年猪肉达到历史高价,迫使消费改变肉类消费习惯,增加了牛肉的消费,拉高了牛价,进而激励了不少人进入养牛行业,然而2021年猪价的下跌,牛价的坚挺,让更多人进入养牛行业,也导致2021年牛价发生了一定幅度下跌的震荡,然而临近年底,牛价相比去年略微有所下滑,但不影响牛价的高位局面,不过也让养牛风险加大。这里面养牛风险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养牛规模加大,这里面不光是别的养殖行业转变过来的,还有大量散养户,更有资本的大量涌入养牛行业,会让牛肉供给短缺局面改善,达到平衡甚至是饱和,那么养牛的成本增加,但牛价难以上去,无疑是增加了风险,降低了利润,二个风险是,猪价的下跌,猪肉消费量增加,牛肉消费减少,同时经济下行背景下,民众可支配开支紧缩,导致牛肉需求萎缩,而供给面不断增加,给未来牛价,养牛前景增加更大下行风险。
牛作为养殖周期最长的大型牲畜,我国供给短缺局面得到改变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加上牛在我国用途上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以前的主要以劳作为主,发展到现在以肉用为主,即使是以前到现在养殖基数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和增加,但用途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既然以肉用为主,那么养牛达到出栏标准,势必是拿来屠宰,而以前一头牛养个七八年,甚至十年都是常见的,既然这些牲畜养殖的目的是食用,当消费量小于供给量,那么价格自然而然下跌,毕竟肉是拿来吃的,价格根本规律还是供需关系来决定。
2021年羊又经历了什么?其实羊和牛一样,都因为猪价受到影响,羊的养殖投资成本仅次于牛,同属于食草动物,但养殖周期和繁殖周期和数量却是少于牛的养殖时间,数量也多于牛的数量,虽然出肉率低,但数量的优势就可以拉平牛单头出肉率。养羊相比牛有几个关键区别。首先是羊肉的消费面没有牛肉猪肉市场广,消费季节也没有猪肉牛肉的消费时间长,羊肉消费一方面集中在北方地区,城市地区,季节以春秋冬季节为主,夏季消费少,因羊肉的属性显发燥,消费人群,季节都有所限制,羊价的波动仅次于猪价波动,甚至是持平猪价波动,让养羊人,即使是北方养羊主产区或者南方养羊分散区,都因这些因素而受到影响。
由于羊肉需求处于尴尬市场地位,养羊人对于市场行情的把握更难把控,养羊人要想未来获得很多利润和收益,参照上面养猪业的发展思路,其实养牛未来发展提前参照未来养猪思路也是适用的。
猪牛羊牲畜养殖说完,下面就是家禽类养殖,鸡鸭为主,鹅为辅的品种养殖,家禽类需求因个体小,需求量不亚于猪肉消费量,养殖量也是养殖户颇多,养殖户不断有退出,也不断有进入,只是传统的肉鸡肉鸭养殖,他们除了在养殖量上取得优势的同时,也只能赚取微薄的收入,但是不少鸡鸭养殖户都在开辟独有的养殖方式,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以及家禽品牌。比如五谷杂粮的生态养鸡养鸭养鹅,比如某一个地区的地方性特有家禽品种等,形成特有的生鲜农产品,这样可以避开大众化养殖品类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
2021年水产品价格也形成了一波大涨阶段,虽然现在有所回落,但整体淡水鱼类价格相比往年普遍上涨一成,涨上去容易,跌下来就难,原因归结为两点,一个饲养成本的上涨,还有一个是政策面的,就是国家的大江大河禁养限养政策,养鱼政策的收紧和养鱼池塘的限制,制约了养鱼的养殖量,供给面收紧,再一个就是猪肉类的价格上涨,改变了民众的肉类消费习惯,选择便宜,健康的鱼类消费,也节省了家庭开支。那么对于养鱼的后期发展,只会更好,不会差,也有几点原因,鱼类限养禁养政策面的不会改变,养殖水域面积只减不增,随着生态养鱼措施,推高了养殖成本,无疑也是拉高了鱼价格,使得鱼的溢价空间增加,那么养鱼也是大有可为的养殖项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1998208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