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文:能系统输出的KOL太少了
冯大辉:小红书、知乎上持续输出的KOL很多
两位大佬在一个问题上产生了争论,什么问题呢?
就是标题:为何知识星球不愠不火。
知识星球是什么?官方介绍:知识星球是创作者连接铁杆粉丝,实现知识变现的工具。
大白话就是,它是KOL的付费社群,用户为KOL提供的内容和服务付费,周期是一年。
OK,今天我们来聊聊,知识星球,先给结论:我也认为知识星球做不大,但天花板还远未达到。
01 王慧文和冯大辉的PK
去年底,在清华产品课上,王慧文对清华学子们的作业做了点评:
当时是这样的,有一组作业是对知识星球做迭代。
讲的是对于首页改版,增加分享的效果等,目的是提升用户购买更多圈子的转化率
老王问了个问题,为何知识星球这么小,可能有高速增长的空间么?有的话在哪?
学生自然很难答得上
他进一步解释:
知识星球天花板极低,根源在于知识的系统输出在中国能做到的人极少,从供需关系就可以知道知识星球很难更好的增长。
当时听到我是有点震惊,因为从宏观来讲,这个道理很简单,但老王能够抓到最核心的关键点,很快给出结论。
其中有知识星球的创始人吴鲁加,和冯大辉,冯大辉就批评了这个观点。
冯大辉说,在小红书、知乎上持续输出的KOL很多啊,怎么没有了?
02 如何思考两个大V观点上的差异
听起来都挺有道理啊,冯大辉说的似乎很有道理,确实是,知乎、小红书上面持续在生产内容的KOL看似不少对吧,我们先别着急,Super给大家梳理一下,运营一个知识星球需要怎么做?
我总结了6个难点,每一个难点都会让符合要求的KOL退却:
先放出一张图:

难点1:需要从公域(知乎、小红书等)把粉丝导到私域
首先,KOL如果想给粉丝售卖自己的星球,他得有私域用户,简单点理解是,他的公域(知乎、小红书、微博等)粉丝得加了他的微信,不然不好卖,对吧,你没看到过在知乎上、小红书上直接卖知识星球的吧?这些公域平台也不允许你这么干。
难点2:让用户付费
其次,在私域里能把用户转化到知识星球,就是说别人得认你,愿意为你付费。很多粉丝只是白嫖你,要真的付费,那是铁粉,到底有多少铁粉?以及你怎么让大家愿意付费?
难点3:需要为知识星球额外输出内容
第三,大家加了你的星球,你得提供价值吧。至少在公域免费发的内容,不能拿来卖钱吧。是不是还需要再输出更多的内容?这加大了KOL的输出压力。
难点4:需要运营能力
第四,买你星球不光是为了看付费内容呀,大都有其他预期,比如在这里认识三观相同的小伙伴呀,给KOL提问啊,参加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呀。那你得运营吧,这不单单是输出,还得运营,考验你的能力和精力。
难点5:团队协作和管理
第五,这些事通常一个人还真干不来,那就需要团队,甭管是志愿者还是全职的,团队就需要协作和管理了吧。
难点6:长期持续提供服务和价值
第六,知识星球是年付费逻辑,意味着,你得长期提供服务,还不像你写文章,想到就写一篇,不想写休息个一周半个月的也无所谓,你得持续在星球里消耗时间精力。
你看,看似小红书、知乎有那么多个KOL,经过这六个难点过滤,还能有多少呢?如果有100万个KOL,经过这么一筛,能剩下几万个就不错了。
难点7:续费难
还有,知识星球的续费率很难做起来,因为大家只要预期没达到,就不会再掏钱了,那就意味着KOL需要持续往里导新用户。这个是
反正Super身边做自媒体的产品经理啊,大家不是没想过做知识星球变现,但是真正能做下去,然后还有点人气的,也就一个人。
怎么样?我分析完后,是不是你对知识星球为何不愠不火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呢?这就是产品思维,关注我,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所以,不要看大V怎么说,有自己的思考很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1998208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