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到如今赴港“回家”

2014年马云开启了赴美上市的路演,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让听众都以为阿里巴巴要”创世”了。

马云说:

阿里巴巴有一个坚定的理念,”永不放弃”。

“15年前,我在简陋公寓里和18位创始人说,阿里巴巴要成为一家持续102年的企业。”

“我们更要成为全世界前十大的互联网公司。”

“这话讲在1999年,大家都说马云你这太疯狂了,没有人相信我今天会站在这里,但我相信,互联网一定会改变中国的。”

……

你或许会奇怪,为什么马云说阿里巴巴要持续102年,而不是100年?

因为阿里创建于1999年,102年后是2101年,这样阿里巴巴就跨越了三个世纪。

20世纪、21世纪、22世纪。

马云,意气风发,带着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敲钟的那一刻,马云即紧张又欣慰。

阿里巴巴公布挂牌价68美元。

第一天就大涨,报收在93.89美元,以此计算,阿里巴巴上市第一天市值就已突破2300亿美元。

上市敲钟后,记者还采访了马云,询问他关于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合并的传闻。

马云很高兴被这样问道,他不清楚这事,但他说愿意和任何一家公司展开合作,无论大小。

而今时过境迁,亚马逊市值1.37万亿美元,阿里巴巴市值,仅剩2400亿美元。

过去曾被放在一条线上评价的,甚至传出还要合并的两家公司。

如今却已天差地别。

马云,他做错了什么?

其实形容马云今天的状况,有一句话讲的很好:

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

曾经中美两国都热捧狠吹的企业,如今面临一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局面。

最先对马云下手的,是美国。

当时选择去美国上市,是因为美国资本池子大,包容性强,上市条件宽松。

多少中概股企业,前赴后继的奔向美国的资金池,养鱼,捞鱼,那是中美关系的黄金时期。

但是2015年以后,尤其是2016年美国那场转折性的总统大选,高喊”美国优先”,”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特朗普,掀起一股仇中,反中的浪潮。

2016年美国大选前哨战时期,特朗普推动的仇中排外情绪延烧到资本市场,美国陡然加强了对中概股的会计审查。

美国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准备对阿里巴巴和百度进行审查,需要调取审计机构对阿里巴巴账目的审计工作底稿。

每年美国上市公司都需要向“美国证监会”提交审计报告。

而制作审计报告的流程,资料来源都需要一步步完整记录,这个完整记录的东西,就叫做审计底稿。

简单讲,审计底稿是审计过程中的泥土,审计报告是泥土上提炼出来的树木。

美国要求看阿里巴巴的审计底稿,是对于阿里巴巴的一种严重不信任。

审计底稿里,可牵扯的东西就太多了,比如阿里巴巴公司属于谁的?

百度和中国政府有什么关系?

这些错综复杂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审计底稿窥见一二。

所以审计底稿,是一个敏感的东西。

2016年以前,中美关系还算好的时候,中美之间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国达成过一份关于审计底稿的“协议”,叫做《中美执法合作备忘录》

回顾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到如今赴港“回家”

这备忘录的核心就是,美国可以调查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的审计底稿,但必须获得中方审核同意。

也就是说,美国要查中国企业的审计底稿,必须得到中国政府的同意,中国同意后,企业审计底稿交给美国去查。

2014年,中国向美国提供了六家中概股公司的审计底稿。

这是2016年以前,可特朗普上台后,中美进入全面对立期,美国撕毁中美两国的《中美执法合作备忘录》。

特朗普开始筹划《外国公司问责法》。

《外国公司问责法》,你听这名字就来者不善,讲白了就是来找中概股麻烦的。

这个法的核心就是:如果中概股们,连续三年不向美国提供审计底稿的话,那这些公司将被强制退市。

回顾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到如今赴港“回家”

2020年,这项法案正式在美国国会通过,特朗普签署后生效。

所以从时间点来看,为什么阿里巴巴现在要“回家”了,因为2020年美国搞了《外国公司问责法》,限期三年。

而阿里不愿提供审计底稿,三年不交,只能选择从美退市。

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2016年开始反复遭到审计等问题的困局。

中间美方曾短暂妥协,因为中美关系还不错,不愿把事情做绝。

可2016年以后,随着中美关系恶化,阿里也成了资本市场的第一个“牺牲品”。

按理说美国政府开始大动作打压阿里巴巴等中概股后,阿里应该回家找娘要奶喝。

可阿里却陷入了“两面不是人”的状态,这不得不说是一场重大的战略错误。

在美国,特朗普对中概股全面打压。

在中国,蚂蚁上市失败,针对互联网企业的反垄断调查一波接一波。

马云,在鼎盛时期,飘了。

并且为他的飘,付出了惨痛代价。

当他说出996是福报的那一刻,就像是一种背叛。

当年口口声声要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马云,成了大家眼中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家。

2020年,当他在陆家嘴论坛大放厥词,这事看起来像是阿里坠落的“因”,实则是已然坠落的“果”。

在他讲这番话之前事情已定,而不是讲了这番话事情才定。

回顾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到如今赴港“回家”

短短一年间,阿里巴巴的市值从巅峰的8351亿美元,砸到1978亿美元

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市值减少近3.8万亿。

阿里巴巴成了一家,世界金融史上都罕见的摔得最惨得互联网公司。

曾经中美两国都捧在手心的香馍馍,如今成了两国都夹杀的肉夹馍。

马云,怎么了?

2014年在阿里巴巴美国上市,马云最风光的时候说过这么一番话:

记者问马云:怎么处理好超级企业,和政府的关系?

马云说:“和他柔情蜜意,但就是不嫁。”

乍一听,这不就是渣女嘛,和多方搞暧昧,但就是不嫁人。

这种想两边通吃的思维,是马云前15年成功的经验。

但潮水尚有涨落,更何况是大国关系呢

在前15年,适用的成功经验,显然已经不适用于后15年。

这是阿里今天,两面不讨好,两面不是人的根源:

没有随着中美大势的变化,而调整公司的整体战略。

而在尝过中美两边砸给他的苦果后,马云选择退休,接替的张勇,则开始适应”大势“的转变,展开了公司积极的战略调整。

2019年,为了迎接阿里“回家”,港交所罕见的放宽了上市要求,允许“同股不同权”的企业在香港上市。

同股不同权的企业,容易因为“双重股权结构”,带来公司管理乱象,所以过去香港不接受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

而今,此条已废,接替马云的张勇,站在了“港交所”的舞台上。

回顾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到如今赴港“回家”
回顾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到如今赴港“回家”

张勇说:“阿里巴巴,回家了”。

“阿里希望在香港上市的想法从来没变,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一定回来,今天香港的资本市场发生了重大改革,令人鼓舞,那阿里就应该兑现过去的承诺,回家!

在过去,阿里主要在美国发行股票,而香港则是采取存托凭证的形式,股价也与美国阿里股价挂钩。

回家上市后,阿里就把中国香港作为主要上市地了,美国那边则用“存托凭证”。

这两边等于是倒过来了。

过去是,美国主要上市,香港存托凭证。

未来是,香港主要上市,美国存托凭证。

这也预示着,阿里巴巴的美国梦,结束了。

未来,阿里巴巴要开启的是,香港梦,中国梦。

阿里的大战略,也彻底从马云时期的,“和他柔情蜜意,但就是不嫁。”

变成了,该嫁还是要嫁的。

最近,沉寂许久的蚂蚁金服,也传来重大消息。

回顾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到如今赴港“回家”

蚂蚁重新上市,出现重大转机!

未来,有望看见蚂蚁的在港上市。

最后,回到一开始说的:

阿里会不会成为一家102年,横跨3世纪的企业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未来15年,阿里的大方向已经确定了,那就是:

回家,嫁人。

觉得好的朋友,帮忙点下赞哦,感谢您的举手之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1998208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351531867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12199820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