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港股权重最大的互联网科技板块,从去年的高点连续跌了2年,恒生科技指数今年再跌22%。互联网科技行业又一直是港股投资者关注度最高的板块之一,惹得投资者是又爱又恨。最近监管层再次提到互联网平台经济,但和之前严厉监管的态度对比,这次有了明显的转向。政策托底的作用究竟效果如何?对此,我们将从宏观政策到业绩表现,帮助大家分析当下科技股的投资价值。
宏观政策频频喊话,平台经济社会价值凸显
自3月份以来,国家各类重大会议多次提到互联网平台经济。过去一年政策的重点放在平台经济的监管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而这一次政策转向肯定平台经济的作用,且当下政策需要让互联网平台经济稳步和健康地发展。
经过过往一年的政策制定和出台,现在已经到了让政策正式开始在各自细分领域落实的时候了。我们认为目前互联网平台经济,正式进入健康发展监管的新阶段。
图1. 罗列近期互联网平台经济的重点政策
来源:公开资料、银科金融研究院
最近发布的16-24岁人口城镇青年失业率高达18.2%,创下2018年以来新高。失业率的攀升也带来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当下经济面临多重考验的特殊时刻,国家监管层多次提到平台经济要健康发展以带动就业,就是侧面肯定了平台经济存在的重要性,希望平台经济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其实在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各家互联网平台经济就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响应国家抗疫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消费者、商家、抗疫医护人员等各方面的措施。
比如,阿里巴巴免去所有天猫商家2020年上半年平台服务费;在疫情初期,免费开放钉钉“在家办公”功能,让企业可以实现高效的远程办公。
拼多多旗下的微信小程序“快团团”,在2020年初协助商家收集社区居民物资的需求,利用自身供应链尽可能保证供应稳定,精准发放。
京东健康在疫情期间免费开放在线问诊平台,提供医生咨询、疫情普及、疫情监控、慢性药物供应等服务;京东科技开发了面向政府、企业的应急资源信息发布平台,更高效匹配信息。
美团是行业内第一家制定《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成为餐饮、电商等企业做配送业务的可参考准则,帮助各行业实现安全的无接触配送。
总体上说,互联网平台企业都在利用自身的科技实力、行业经验,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解决了消费者、商家、供应链以及政府治理等各个方面的困难,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互联网平台企业需业绩验证
光有政策喊话还不足以证明,现在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就具备投资安全边际。过去这几年,互联网企业经历过新冠疫情、反垄断政策冲击、俄乌战争等多重考验,也经历过恒生指数连续下跌13个月,中国社会零售消费总额增速大幅放缓等冲击。
这种大环境背景往往是考验企业实力和韧性的时候。最近几家头部的互联网企业都发布了第一季度业绩,可喜的是,多数企业业绩均超过市场预期。
京东2022年Q1营收同比增长18%,利润同比增长41%,5月4日还派发了0.63美元/股的特别股息回馈股东。
阿里巴巴2022年Q1实现了营收9%同比增长,超过了市场预期。虽然受3月疫情影响一季度GMV大幅下滑,但天猫超市收入同比却增长14%。阿里云首次扭亏为盈,成为国内第一家赚钱的云服务商。
美团2022年Q1营收同比增长25%,亏损收窄,超过市场预期。核心餐饮外卖尽管受3月疫情冲击,依然实现17%的同比增长。
图2. 2022Q1业绩大部分超过一致性预期
来源:Bloomberg、银科金融研究院
稳增长刺激确认互联网企业拐点
今年2月开始,新冠变种病毒在深圳开始蔓延,后续吉林、上海等地陆续受到影响。全国主要消费城市受到影响,导致4月份中国社会零售总额不足3万亿,同比下降11%。但目前上海、北京已经陆续解封,吉林已经恢复正常。接下去复工复产的节奏比较确定,我们比较看好后续互联网平台企业的零售以及广告业务的恢复。
理由有以下3点:
第一,从回顾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以来,疫情对广告消费的影响中可以看到,在2020年3月、5月、7月每日新增病例出现大幅上行,同期的社会零售同比增速也由正增长快速进入到负增长。
而广告刊例花费来看,2020年3月到2020年底反而摆脱了2019年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且在2020年3月、5月和9月同比增速有上行的趋势。
2021年7月和9月,新冠疫情新增病例又出现反复,社会零售同比增速小幅下滑,随后8月出现反弹,广告市场花费在9月后增速回升。
图3.全国新冠每日确诊数量
来源:Bloomberg、银科金融研究院
第二,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在疫情爆发以来从未出现负增长,2020年3月疫情爆发时增速出现放缓,但随后逐步恢复至疫情前的正常增速15%左右。线上购物在疫情冲击供应链和配送物流体系的限制情况下,体现了较强的韧性。
图4.全国社会零售和广告市场花费的同比增速
来源:Bloomberg、银科金融研究院
第三,疫情对互联网企业的供应链有一定影响,导致供应和配送不畅,产品月度活跃数MAU近期有小幅下滑,但试用频次和人均消费有提升。京东、美团、淘宝等APP的MAU同比增速近期都出现反弹,需要持续关注后期疫情走稳,复工复市推进后,各企业恢复的持续力度。
图5. 各互联网平台MAU同比增速近期快速反弹
来源:Bloomberg、银科金融研究院
关注6.18电商节
在政策刺激的逆周期调节下,中国经济未必会出现立竿见影的V型反转,消费需求需要时间恢复。互联网经济平台企业在经过政策肯定和业绩验证后,基本可以确认目前已经迎来拐点。
但需要留意,港股做空比例目前还处于历史的相对高位,市场情绪的转好也需要时间,市场也将重新对互联网科技公司进行估值,但估值的区间还有待确定。
下周6月18日的6.18电商节,将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投资者可留意电商节数据以及居民中长期贷款数据作为第一个强化点。另外需要留意的是,数据验证后互联网企业可能会出现分化行情,数据反馈较好的企业将率先走出底部区间,而落后的企业将继续在底部挣扎。
本文的作者没有持有本文提到的相关股票。
风险提示
在本页发表,或在本页所得的资料及文件(「信息」)仅供阁下作一般资料用途,并无考虑各个别人士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及特别需要,不构成任何类型或形式的要约、要约或邀请的游说、推广、引诱、声明,亦不构成购买或出售本页内所述于任何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或结构性产品(包括认股权证及牛熊证)(「结构性产品」)、相关资产或任何其他金融产品的任何意见或建议。
免责声明
任何摘录自第三方,或由第三方发表的资料来源(包括任何指示性报价、披露资料、分析、意见或预测)均以真诚提供,乃取自或源自作者相信属可靠的公开资料源,并不构成方德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方德证券有限公司及附属公司或联属公司的投资研究或分析。我们已合理审慎地如实摘录有关的公开所得资料,但并无核实有关资料。我们概不就任何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合理性,或任何人士因依赖任何信息所蒙受或产生的任何损失或损害作出声明,亦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投资股票或结构性产品涉及风险。股票或结构性产品的价格或会波动,投资者可能损失全部投资。有关恒生指数或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免责声明,请参阅上市文件。股票或结构性产品过往表现并不反映将来表现。投资前,投资者应了解风险,并咨询专业顾问及查阅有关上市文件。股票或结构性产品交投量并不是该产品表现的指标,投资者不应仅依赖交投量历史高位数据或本页的信息以厘定产品日后的表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21998208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